网站首页期刊介绍通知公告编 委 会投稿须知电子期刊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血培养联合内毒素、降钙素原等检测对重症感染患者败血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邵婧  徐萍萍  郭景景  王齐 
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 江苏 徐州 221009
关键词:重症感染 败血症 血培养 内毒素 降钙素原 
分类号:R631.3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8·37·第九期(1029-1032)
摘要:

目的:探讨血培养联合内毒素、降钙素原(PCT)等检测对重症感染患者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重症感染并发败血症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血液进行血液细菌培养,检测患者血清中PCT、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体内PCT、内毒素、IL-6和CRP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相比,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体内PCT、内毒素和CRP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相比,真菌感染患者体内PCT、内毒素和CRP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体内IL-6含量无显著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菌种感染患者血清PCT、内毒素、IL-6和CRP检测阳性率比较发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内毒素、IL-6和CRP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培养菌数量联合内毒素、PCT、IL-6和CRP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和早期预测重症感染败血症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沫然,肖铟,黄佳玲,等.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腹腔重症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23):3271-3273.
[2] 李毅坚,张宗绵,王堃成,等.降钙素原与内毒素在危重症患者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8):1045-1047.
[3] 孙晓,秦桂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及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3(14):340-342.
[4] 杨辛,范君,林洁,等.两种试验联合检测败血症患者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3):1833-1834.
[5] 解晶,喻长法,戴卫峰.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628.
[6] 陈国员,戎奇吉,岑先杰.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监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5):1153-1154.
[7] 吴安华,李春辉.重症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3):334-336.
[8] DELLINGER R P,LEVY M M,CARLET J M,et al.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12[J].Intensive Care Med,2013,39(2):165-228.
[9] 张跃军,蒋最明,顾敏,等.PCT、LPS和IL-6在脓毒血症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4):1998-1999.
[10] 徐伟松,范辉,刘玉峰.血清降钙素原及内毒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细菌感染的诊疗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0):3142-3143.
[11] 尚丽,吕文浩,李卿,等.乳果糖灌肠佐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9):2848-2850.
[12] 赵松林,聂秀红.血清降钙素原在评估老年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11):1209-1211,1215.
[13] 雷开良.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IL-10的相关性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8):914-916.
[14] 刘艳丽.PCT、hs-CRP、WBC及NEUT在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解剖学研究,2017,39(1):54-57.
[15] 姚瑶,屠妍,芦起.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实验室诊断指标的价值评价[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5):425-429.
[16] 马娟,莫波,闵春明,等.溃疡性直肠炎患者血清中Resistin水平及其与CRP和IL-6的相关性研究[J].解剖学研究,2017,39(4):268-271.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发表评论】【查看评论】【加入收藏
提示:您还未登录,请登录!点此登录
您是第 730354 位访问者


 ©《现代医学》编辑部
联系电话:025-83272481;83272479
电子邮件: xdyx@pub.seu.edu.cn

苏ICP备0905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