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期刊介绍通知公告编 委 会投稿须知电子期刊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缺血性修饰白蛋白、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和ECG联合检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冶生寿1  杨学丽1  祁秀丽2  王新兰1 
单位:1.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神经内科, 青海 西宁 810012;
2. 辽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辽宁 辽阳 111000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修饰白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心电图 
分类号:R743.3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8·37·第九期(1054-1057)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M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电图(ECG)联合检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160例第一作者医院收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后循环梗死(POCI)组和腔隙性梗死(LACI)组,每组40例。同时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析实验对象的IMA、Lp-PLA2和hs-CRP的含量,并分析其ECG差异。结果:随着脑梗死患者疾病程度的加重,TACI组、PACI组、POCI组和LACI组患者血液中IMA、Lp-PLA2、hs-CRP的含量显著上升;ECG异常人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ECG异常率,IMA、Lp-PLA2和hs-CRP含量随分型病情程度加重而增高,可用于临床监测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病情。

参考文献:

[1] 蒋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急性脑梗塞患者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4):393-395.
[2] 唐艳艳,李飞泽,邵海斌,等.芪参归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6):1570-1572.
[3] 彭文娟,杨剑文,刘湘玉,等.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PERK/elfR2a通路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1):20-24.
[4] 张超,苗少辉,董芳.超声波联合普罗布考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372-1373,1376.
[5] 赵彦坡.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7):736-738.
[6] 王艳旭,刘建忠,黄鸿程,等.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203-205.
[7] 陈芷若.脑梗死临床分型诊断[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2):99.
[8] 陈海恋,何超明,庞明武,等.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载脂蛋白B/A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7,44(3):270-274.
[9] 李土明,徐丽英,吴滢,等.补阳还五汤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炎症因子MPO、Lp-PLA2及MMP-9影响的实验研究[J].四川中医,2017,35(10):45-47.
[10] 倪娟,王力甚.缺血修饰白蛋白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7,45(4):615-618.
[11] 陈孝伟,刘颖,朱晓暾,等.急性脑梗死患者AngⅡ及免疫指标IL-6、IgG、C_3的变化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4):352-353.
[12] 张明明,于悦卿,赵培,等.心肌梗死患者Lp-PLA2基因Y160X位点多态性检测的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1):40-43.
[13] 苏菁菁,李建宁,茆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值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J].现代医学,2017,45(5):665-668.
[14] 姜玉连.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10(32):1844-1848.
[15] 马兴瑜.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钙蛋白T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6):662-665.
[16] 黄卫兵,杜盼.MRI与CT在多发性脑梗死中诊断价值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7(11):1164-1165.
[17] 左强,叶桃春,方俊锋,等.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注射液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9):128.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发表评论】【查看评论】【加入收藏
提示:您还未登录,请登录!点此登录
您是第 752537 位访问者


 ©《现代医学》编辑部
联系电话:025-83272481;83272479
电子邮件: xdyx@pub.seu.edu.cn

苏ICP备0905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