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期刊介绍通知公告编 委 会投稿须知电子期刊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个性化健康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陶青  蔡榕  赵丽  诸白美  苏玲  郁飞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急诊科, 江苏 南京 210008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管理 过敏性紫癜患儿 治疗效果 负性情绪 
分类号:R554.6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0·48·第十一期(1440-1443)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10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给予个性化健康管理;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健康管理。观察两组疗效,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采用抑郁评分量表(SDS)以及焦虑评分量表(SAS)来评价患儿的负性情绪。对护理前后进行治疗依从性评分并记录两组患儿复发率。发放临床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等,比较两组患儿在依从性、复发率及其家属对临床管理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以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通过常规健康管理以及个性化健康管理后,SDS与SAS评分较管理前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患儿的两项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于健康管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个性化健康管理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患儿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雪,王小琴,邹新蓉,等.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紫癜肾)的中医药诊疗进展[J].四川中医,2017,35(11):215-218.
[2] 李莉莉.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6,29(1):125-128.
[3] 徐巧仙.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2):71.
[4] 白咏梅.1例过敏性紫癜并发肠梗阻患儿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8(13):66-67.
[5] 张小华,朱小晖.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6):2473-2475.
[6] 严峰,许园园,王萍,等.中医疗法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6):2569-2572.
[7] 张小华,朱小晖.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8):2473-2475.
[8] 朱国兰,高天霁,靳玉玲.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3,5(10):1131-1132.
[9] 刘美奇.个性化健康管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6,1(7):19-21.
[10] 杨冬梅.个性化健康管理在脑梗偏瘫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120-122.
[11] 冯波,赵谷娜,赵晓莉.个性化分级护理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2):323-324.
[12] 王丽娜,冯红燕,赵佳,等.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10):949-951.
[13]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14] 祝真妮,张美红,金美燕,等.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照顾者实施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2243-2244.
[15] 薛春香.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7):17-19.
[16] 刘卫卫,李书婷.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效果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6):912-914.
[17] 王晓燕,闫立洁,张彩霞.健康管理干预对学龄期过敏性紫癜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2(4)291-293.
[18] 赵骞.18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体质分析及体质干预影响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8):193-195.
[19] 刘霞.临床护理路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17):216-217.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发表评论】【查看评论】【加入收藏
提示:您还未登录,请登录!点此登录
您是第 752198 位访问者


 ©《现代医学》编辑部
联系电话:025-83272481;83272479
电子邮件: xdyx@pub.seu.edu.cn

苏ICP备0905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