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期刊介绍通知公告编 委 会投稿须知电子期刊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共同照护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胡遴1  封海霞2  韩晶1 
单位:1.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 南京 210009;
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护理部, 江苏 南京 210009
关键词:共同照护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分类号:R473.5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3·51·第八期(1148-1152)
摘要:

目的:探究共同照护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7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8 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共同照护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效果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评分。结果:两组各脱落1例。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由(8.00±1.11)%下降至(6.97±1.03)%、空腹血糖值由(9.07±3.27)mmol·L-1下降至(6.47±1.48)mmol·L-1,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由(7.92±1.25)%下降至(7.61±1.53)%、空腹血糖值由(8.42±2.15)mmol·L-1下降至(7.73±2.32)mmol·L-1。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由(37.31±7.19)分提高至(52.55±5.13)分,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由(38.15±5.29)分提高至(47.42±4.55)分,干预后两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照护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各项代谢指标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LIGUORI I,RUSSO G,CURCIO F,et al.Oxidative stress,aging,and diseases[J].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2018,13:757.
[2]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105/t20210513_1817394.html
[3] 刘爽.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意义[J].现代医学,2020,48(2):267-271.
[4] 刘丽丽,胡婧,刘卓.微信的应用对糖尿病慢性创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9,47(7):796-800.
[5] 杨玲,宋宝香.互联网医院患者线上线下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11):65-68.
[6] CHEN C H,MA S H,HU S Y,et al.Diabetes Shared Care Program(DSCP) and risk of infection mortality: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using administrative claims data in Taiwan[J].BMJ Open.2018 Jul 12;8(7):e021382.
[7] 纪立农,郭晓惠,黄金,等.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2):79-105.
[8] 万巧琴,尚少悔.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7):1589-1590.
[9] 张东辉,李昂,井路路,等.三甲医院基于共同照护模式的糖尿病管理效果评价[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5):322-326.
[10] 林琳,张雪梅,符静,等.共同照护门诊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3):270-273.
[11] 顾萍,俞丹.共同照护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9):1336-1340.
[12] 周静岚.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防治效果的影响[D].南京:东南大学,2018.
[13] 李娟,陶艳,鲍萍.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与实践[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2,20(6):164-167.
[14] 罗欢,邹树芳.三元联动整合照护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18,39(2):117-120.
[15] 李昂,张东辉,井路路,等.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阶段性管理成效及用药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7):471-475.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发表评论】【查看评论】【加入收藏
提示:您还未登录,请登录!点此登录
您是第 749833 位访问者


 ©《现代医学》编辑部
联系电话:025-83272481;83272479
电子邮件: xdyx@pub.seu.edu.cn

苏ICP备09058541